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千金翼方序 隋末唐初 · 孙思邈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原夫神医秘术。至赜参于道枢。
宝饵凝灵。宏功浃于真畛。
知关籥元牝。驻历之效已深。
辔策天机。全生之德为大。
稽炎农于纪箓。资太一而反营魂。
镜轩后于遗编。事岐伯而宣药力。
故能尝味之绩。郁腾天壤。
诊体之教。播在神寰。
医道由是滥觞。时义肇基于此。
亦有志其大者。高密问紫文之术。
先其远者。伯阳流玉册之经。
拟斯寿于乾坤。岂伊难老。
俦厥龄于龟鹤。讵可蠲疴。
兹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谓也。
若其业济含灵。命悬兹手。
则有越人彻视于府藏。秦和洞达于膏肓。
仲景候色而验眉。元化刳肠而湔胃。
斯皆方轨叠迹。思韫入神之妙。
极变探幽。精超绝代之巧。
晋宋方技。既其无继。
齐梁医术。曾何足云。
若夫医道之为言。实惟意也。
固以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
数之所在。言不能喻。
然则三部九候。乃经络之枢机。
气少神馀。亦针刺之钧轴。
况乎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
心考锱铢。安假悬横之验。
敏同机骇。曾无挂发之淹。
非天下之精。其孰能与于此。
是故先王镂之于玉板。往圣藏之以金匮。
岂不以营垒至道。括囊真赜者欤。
余幼稚蔑闻。老成无见。
才非公干。夙婴沈疾。
德异士安。早缠尪瘵。
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购经方。
耄及之年。竟三馀而勤药饵。
酌华公之录帙。异术同窥。
采葛生之玉函。奇方毕综。
每以为生者两仪之大德。人者五行之秀气。
气化则人育。伊人禀气而存。
德合则生成。是生由德而立。
既知生不再于我而处物为灵。可幸蕴灵心颐我性源者哉。
由是检阅秘幽。搜求今古。
撰方一部。号曰千金
可以济物摄生。可以穷微尽性。
犹恐岱山临目。必昧秋毫之端。
雷霆在耳。或遗玉石之响。
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学。
譬輗軏之相济。运转无涯。
等羽翼之交飞。抟摇不测。
矧夫易道深矣。孔宣系十翼之辞。
文奥矣。陆绩元翼之说。
或沿斯义。述此方名矣。
贻厥子孙。永为家训。
虽未能譬言中庶比润上池。亦足以慕远测深稽门扣键者哉。
傥经目于君子。庶知予之所志焉。
上灵台候仪奏 初唐 · 李淳风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今灵台候仪。
魏代遗范。
观其制度。
疏漏实多。
臣案虞书称。
舜在璿玑玉衡。
以齐七政。
则是古以混天仪考七曜之盈缩也。
周官大司徒职。
以土圭正日景。
以定地中。
此亦据混天仪日行黄道之明證也。
暨于周末。
此器乃亡。
汉孝武时
洛下闳复造浑天仪。
事多疏阙。
贾逵张衡
各有营铸。
陆绩王蕃
递加修补。
或缀附经星。
机应漏水。
或孤张规郭。
不依日行。
推验七曜。
并循赤道。
今验冬至极南。
夏至极北。
而赤道当定于中。
全无南北之异。
以测七曜。
岂得其真。
黄道浑仪之阙。
至今千馀载矣。
唐初 · 李峤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引用典故:陆生言 潘子赋橘
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
玉蘤含霜动,金衣逐吹翻。
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列女(名云年十七未嫁父母将有别议女闻即投河而死) 明 · 朱朴
君不见李花,随风飘宕落谁家。
又不见君子竹,叶叶冰霜守寒绿。
忠臣许身能殉国,列女许身心不惑。
沈家有女子,未嫁夫已死。
自言生为夫家人,死作夫家鬼。
有眼不识夫君面,妾心如石不可转
有足不及夫家门,妾身安得如车轮。
东流之水来胥溪,万年不复流向西。
妾身愿随水流去,直到黄泉葬夫处。
嗟哉陆家女死馀千年(吾邑史载三国时陆绩女死烈迨今始有此女故云。),今得此女心同然。
后恐太史遗青编,援笔特书贞女篇。
太史令杜淹教男私习天文兼有元象器物被刘建告勘当并实太史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粤若颛顼。命南正以司天
昔在帝尧。列东官以宾日。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举正于中。时乃不忒。
自秦称金贙。叨五胜之宏纲。
汉起玉鸡。叶三微之远度。
洛下。命唐都
考大衍之始终。心伏羲。
梦周旦。步太初之盈缩。
四营因之式序。八变所以无差。
五星叶度于上。万物和平于下。
杜淹位参羲仲。声振子韦。
沮诵之前规。遵史谈之旧典。
星聚东井。逆辨休徵。
月犯少微。悬知应变。
使星已发。无违寸景之期。
剑气莫关。不爽分毫之信。
宫居太后。夙已上闻。
宋起真人。豫为先觉。
谯周之论蜀灭。杜琼之说曹兴。
此历代之攸钦。邦家之要籍。
之少子。雅爱其书。
张衡之浑仪。讨陆绩之元象。
父为太史。子学天文。
堂构无堕。家风不坠。
私家不容辄聚。史局何废流行。
准法无辜。按宜从记。
自叙 唐 · 刘子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四
予幼奉庭训。
游文学
年在纨绮。
便受古文尚书。
每苦其辞艰琐。
难为讽读。
虽屡逢捶挞。
而其业不成。
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
每废书而听。
逮讲毕。
即为诸兄说之。
因窃叹曰。
若使书皆如此。
吾不复怠矣。
先君奇其意。
于是始授以左氏。
期年而讲诵都毕。
于时年甫十有二矣。
所讲虽未能深解。
而大义略举。
父兄欲令博观义疏。
精此一经。
辞以获麟已后。
未见其事。
乞且观馀部。
以广异闻。
次又读史汉三国志。
既欲知古今沿革。
历数相承。
于是触类而观。
不假师训
自汉中兴以降。
迄乎皇家实录。
年十有七。
而窥览略周。
其所读书。
多因假赁。
部帙残缺。
篇第有遗。
至于叙事之纪纲。
立言之梗概。
亦粗知之矣。
但于时将求仕进。
兼习揣摩。
至于专心诸史。
我则未暇。
洎年登弱冠
射策登朝。
于是思有馀闲。
获遂本愿。
旅游京洛
颇积岁年。
公私借书。
恣情披阅。
至如一代之史。
分为数家。
其閒杂记小书。
又竞为异说。
莫不钻研穿凿。
尽其利害。
加以自小观书。
喜谈名理。
其所悟者。
皆得诸衿腑。
非由染习
故始在总角
读班谢两汉
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
后书宜为更始立纪。
当时闻者。
共责以童子何知。
而敢轻议前哲。
于是赧然自失。
无辞以对。
其后见张衡范𣈫集。
果以二史为非。
其有暗合于古人者。
盖不可胜纪。
始知流俗之士。
难与之言。
凡有异同。
蓄诸方寸
及年已过立。
言悟日多。
常恨时无同好。
可与言者。
东海徐坚
晚与之遇。
相得甚欢。
虽古者伯牙之识钟期
管仲之知鲍叔
不是过也。
复有永城朱敬则
沛国刘允济
吴兴薛谦光
河南元行冲
陈留吴兢
寿春裴怀古
亦以言议见许。
道术相知。
所有扬搉。
得尽怀抱。
每云德不孤。
必有邻。
四海之内。
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
仲尼以睿圣明哲。
天纵多能。
睹史籍之繁文。
惧览之者不一。
删诗为三百篇
约史记以修春秋。
赞易道以黜八索。
述职方以除九邱。
讨论坟典。
断自唐虞。
以迄于周。
其文不刊。
为后王法。
自兹厥后。
史籍逾多。
苟非命世大才。
孰能刊正其失。
嗟予小子。
敢当此任。
其于史传也。
尝欲自班马以降。
迄于姚李令狐颜孔诸书。
莫不因其旧义。
普加釐革。
但以无夫子之名。
而辄行夫子之事。
将恐致惊愚俗。
取咎时人。
徒有其劳。
而莫之见赏。
所以每握管。
叹息迟回者久之。
非欲之而不能。
实能之而不敢也。
既朝廷有知意者。
遂以载笔见推。
由是三为史臣。
再入东观。
每惟皇家受命。
多历年所。
史官所编。
粗为纪录。
至于纪传及志。
则皆未有其书。
长安中年
会奉诏预修唐史。
今上即位
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
凡所著述。
常欲行其旧议。
而当时同作诸士。
监修贵臣。
每与其凿枘相违。
龃龉难入。
故其所载削。
皆与俗浮沈。
虽自谓依违苟从。
然犹大为史官所嫉。
嗟乎。
虽任当其职。
而吾道不行。
见用于时。
而美志不遂。
郁怏孤愤
无以寄怀。
必寝而不言。
嘿而无述。
又恐没世之后。
谁知予者。
故退而私撰史通。
以见其志。
昔汉世刘安著书。
号曰淮南子
其书牢笼天地。
博及古今。
上自太公。
下至商鞅
其错综经纬。
自谓兼于数家。
无遗力矣。
然自淮南以后。
作者无绝。
必商搉而言。
则其流又众。
仲尼既没。
微言不行。
史公著书。
是非多谬。
由是百家诸子。
诡说异辞。
务为小辨。
破彼大道。
扬雄法言生焉。
儒者之书。
博而寡要。
得其糟粕。
失其菁华。
而流俗鄙夫。
贵远贱近。
传兹牴牾。
自相欺惑
王充论衡生焉。
民者冥也。
冥然罔觉。
率彼愚蒙。
墙面而视。
或讹音鄙句。
莫究本源。
或守株胶柱。
动多拘忌。
故应邵风俗通生焉。
五常异禀。
百行殊轨。
能有兼偏。
知有长短。
苟随才而任使。
则片善不遗。
必求备而后用。
则举世莫可。
刘邵人物志生焉。
夫开国承家。
立身立事。
一文一武。
或出或处。
虽贤愚壤隔
善恶区分。
苟时无品藻。
则理难铨综。
陆景典语生焉。
词人属文。
其体非一。
譬甘辛殊味。
丹素异彩。
后来祖述。
识昧圆通。
家有诋诃。
人相掎摭。
刘协文心生焉。
若史通之为书也。
盖伤当时载笔之士。
其义不纯。
思欲辨其指归。
殚其体统。
夫其书虽以史为主。
而馀波所及。
上穷王道。
下掞人伦。
总括万殊。
包吞千有。
自法言以降。
迄于文心而往。
固以纳诸胸中。
曾不蒂芥者矣。
夫其为义也。
有与夺焉。
有褒贬焉。
有鉴诫焉。
有讽刺焉。
其为贯穿者深矣。
其为网罗者密矣。
其所商略者远矣。
其所发明者多矣。
盖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
论史者憎言班马之失。
而此书多讥往哲。
喜述前非。
获罪于时。
固其宜矣。
犹冀知音君子。
时有观焉。
尼父有云。
罪我者春秋。
知我者春秋。
抑斯之谓也。
梁徵士刘孝标作叙传。
其自比于冯敬通者有三。
而予辄不自揆。
亦窃比于扬子云者有四焉。
何者。
扬雄尝好雕虫小伎。
老而悔其少作。
子幼喜诗赋。
而壮都不为。
耻以文士得名。
期以述者自命。
其似一也。
扬雄草元。
累年不就。
当时闻者。
莫不哂其徒劳。
余撰史通。
亦屡移寒暑。
悠悠尘俗。
共以为愚。
其似二也。
扬雄撰法言。
时人竞尤其妄。
故作解嘲以詶之。
余著史通。
见者亦互言其短。
故作释蒙以拒之。
其似三也。
扬雄少为范踆刘歆所重。
及闻其撰太元经。
则嘲以恐盖酱瓿。
然刘范之重者。
盖贵其文彩。
长杨羽猎之流耳。
如太元深奥。
难以探赜。
既绝窥踰。
故加讥诮。
余初好文笔。
颇获誉于当时。
晚谈史传。
遂减价于知已。
其似四也。
夫才唯下劣。
而迹类先贤。
是用铭之于心。
持以自慰。
抑犹有遗恨。
惧不似扬雄者有一焉。
何者。
之元经始成。
虽为当时所贱。
桓谭以为数百年外。
其书必传。
其后张衡陆绩
果以为绝伦参圣。
夫以史通方诸太元。
今之君山
即徐朱等数君是也。
后来张陆。
则未之知耳。
嗟乎。
傥使平子不出。
公纪不生。
将恐此书与粪土同捐。
烟烬俱灭。
后之识者。
无得而观。
此予所以抚卷涟洏
泪尽而继之以血也。
牡丹记叙1072年3月24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三、《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四、《文编》卷五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三二、《八代文钞》第二八册、《三续古文奇赏》卷一八、《古今法书苑》卷四三、名山胜概记、《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七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余从太守沈公观花于吉祥寺僧守璘之圃。
圃中花千本,其品以百数。
酒酣乐作,州人大集,金槃䌽篮以献于坐者,五十有三人。
饮酒乐甚,素不饮者皆醉。
自舆台皂隶皆插花以从,观者数万人。
明日,公出所集《牡丹记》十卷以示客,凡牡丹之见于传记与栽植培养剥治之方,古今咏歌诗赋,下至怪奇小说皆在。
余既观花之极盛,与州人共游之乐,又得观此书之精究博备,以为三者皆可纪,而公又求余文以冠于篇。
盖此花见重于世三百馀年,穷妖极丽,以擅天下之观美,而近岁尤复变态百出,务为新奇以追逐时好者,不可胜纪。
此草木之智巧便佞者也。
今公自耆老重德,而余又方惷迂阔,举世莫与为比,则其于此书,无乃皆非其人乎。
鹿门子常怪宋广平之为人,意其铁心石肠,而为《梅花》,则清便艳发,得南朝徐庾体
今以余观之,凡托于椎陋以眩世者,又岂足信哉!
余虽非其人,强为公纪之。
公家书三万卷,博览强记,遇事成书,非独牡丹也。
霜橘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受命生蛮越,为师得楚臣。
甘垂嘉实美,郁作厥苞珍。
喷雾香濡手,含霜冷浸唇。
皮令幽菽辣,瓤使缥醪醇。
臭味炎凉一,文章杂糅新。
江南逾酷烈,淮北即酸辛。
雕饰当残腊,青黄踰早春
华仍分瓣瓣,脔更叠鳞鳞。
核易沾红袖,渣防湿锦茵。
肺寒犹复嗜,牙裂不曾颦。
老圃年尝学,荒畦日几巡。
幸生丹荔国,终守白华身。
果税非千户,场师是一人。
种先山蚁买,林与荔奴邻。
四会兼植,增城柚亦真。
橘官知已贵,花利未全贫。
广设仙灵井,长滋道路津。
金珰朝共摘,玉案暮同陈。
连理怀多有,曾枝刺莫嗔。
张盘休夺子,陆绩任遗亲。
一颗嗟鞭甚,三枚笑堕频。
方圆倾逐器,絺绤覆随巾。
再熟还潘令,双投岂蒋神。
餐馀须厌饼,方法拟瓯闽。
蔡太守南宁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六、匏翁家藏集卷第九
五马齐驱雪迹深,除书新领纶音。
地偏正倚西南事,天远须怀只尺心。
陆绩清名惟载石,蔡邕高调岂弹琴。
春风驿使应多便,拟报诸蛮总献琛。
跋长沙四先生祠堂碑阴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三、《复斋集》卷一○
惟皇上帝降衷于人,厥有常性,故好善妙、好好色。
然后有以自慊其心,非有所为而为也。
四君子前后相望,皆所以明道也。
故凡秉彝者皆知爱慕,苟有可以寓其尊敬之心,所遇之迹无不表而出之,此《缁衣》、《甘棠》之诗所为作。
李丞摄邑不数月,首新是祠,可谓得人心之同然。
又得名公纪之末后,警语三复,为之内省
进浑仪表725年10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说言。臣闻迎日授时。
莫先于历象。先天成务。
必归于制作。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建中立极。
纬武经文。至德难名。
神功莫测。于是定历成岁。
立象考天。绍唐尧钦若之典。
虞舜在璿之义。上皇能事。
于斯备矣。臣书院先奉敕造游仪。
以测七曜盈缩。去年六月
毕进奏。又奉恩旨。
更立浑仪。臣等准敕。
左卫率府长史梁令瓒检校创造。于是博考传记。
旧有张衡陆绩王蕃钱乐之等。并造斯器。
虽浑体有象。而不能运行。
事非经久。旋亦毁废。
臣今按据典故。铸铜为仪。
圆以象天。使得俯察。
上具列宿赤道。周天度数。
注水激轮。令其自运。
一日一夜。天转一周。
又别立二周轮。络在天外。
缀以日月。令得运行。
每天转一匝。日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转有馀而日月会。
三百六十五转而行匝。仍置水匮。
以为地平令仪。半在地上。
半在地下。晦朔弦望。
不差毫发。又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
前置钟鼓。以辰刻。
每一刻则自然击鼓。每一辰则自然撞钟。
皆于匮中各施轮轴。钩键交错。
关锁相持。转运虽同。
而迟速各异。周而复始。
循环不息。阴阳不能逃其数。
分至不能隐其时。究天地之斡运。
极乾坤之变化。斯皆上禀圣谟。
傍获神助。臣等愚思。
非所能及。望录付史馆
宣示百僚。使知告成之功。
迥越前古。无任勤恳之至。
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说诚惶诚惧。
留石行奉呈黄参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英州之石甲天下,一一峰峦削成者。
尺寸皆作一岩洞,一卷已自成西华
使君作宦来炎方,十四芙蓉牍案旁。
嵌空斗竦分韶石,大小相叠读书床。
扁舟不肯载归去,留我草堂使箕踞。
奇云所变势巉岩,就中大者如淫预。
昔人高致有陆绩,虽清亦爱郁林石。
君今石乃似沉香,十四芙蓉同一掷。
沉香长在沉香浦,英石长与翁山伍。
行者为岱坐为嵩,乳窦玲珑出烟雨。
君之风流在此间,苍翠依依是玉颜。
殷勤洗濯去苔藓,朝夕再拜那能閒。
橘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事类赋》卷二七
伊卢橘之夏熟,沦璿星之粹精。
茂彼江浦,繁兹洞庭扬州之贡,蜀郡之英。
既踰淮而为枳,亦度江而作
忠臣之心,既申于楚相;
纯孝之感,更见于王灵。
香皮赤实,绿叶素荣。
交甫赠之而著美,陆绩怀之而显名。
若夫雕饰自资,芬芳足贵,吴王纳贡,单于赐。
交趾既为置守,南越亦云有税。
阚泽抗表以除籍,杨由占风于受馈。
庾亮之贡,已称于同柢;
僧辩所陈,更惊于共蒂。
别有箕山晓色,罗浮晚香,用之给客,举以名堂。
江陵致富,比之于千户;
庄周著论,譬之于百王。
虞愿不取而道显桓俨系树而名扬。
亦有裂牙酸酢,抚手华饰。
晏子侍坐而不剖,严遵当赐而靡食。
代苦而已误,梦黄衣而更失。
若夫违江洲之暖气,处玄朔之寒色,彼南土之不迁,谅难成于甘实。
斯固百越所厌饫,而尧舜不常食也。
知宗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五言排律 押覃韵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
金衣爱日照,珠实碧波涵。
未止诸侯计,曾闻四皓谈。
颜欢陆绩母,业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书时坡韵儋。
洞庭夸浙右,温郡冠江南
节物清霜重,家山绿蒂含。
青黄出篱落,朱绿耀林岚。
昔贡千金颗,遥驰万里函。
新宜荐寝庙,香可供瞿昙
夔子那能比,罗浮未许参。
何人传是陆,端类列非聃。
在品宁为四,蒙恩或赐三。
乡情寄初熟,旅况忆幽探。
嘉拜亲开合,珍藏净洗甔。
行将解印绶,归种当田蚕。
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
荒芜耘径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头富,聊资一饷湛。
茅斋辟杜甫仙井苏耽
佳境妙餐蔗,闲庭胜莳苷。
雁行三峡荔,奴视四明蚶。
欲继花为谱,应同驻骖。
禦偷篱著棘,愁冻灌添泔。
掩映青云叶,光华碧玉篸。
酿成浮瓮蚁,蒸辟蠹书蟫。
护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
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清戴第元《唐宋诗本》卷六二)
移建孔子绍圣元年 北宋 · 李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九、嘉庆《洪雅县志》卷一九、同治《嘉定府志》卷四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五
洪雅县以其邑儒毛生之言来请曰:「吾邑庙学屡徙而非其地,岁败于水潦,凡二十年,随葺随毁,其完无几。
岁每春秋二丁,有司徵廉幕,歛筦箪,以障漏籍湿,供祭奠之事,茍以应令。
相承举然,阅令多矣,莫有肯致虑者。
殿学圮塌,势欲倾压,生师散寓他所,无诲解弦诵之声。
耆旧过者莫不嗟惜。
今吾邑孙公始下车,进诣于夫子庙,顾见壁间水痕殆及肩,叹曰:『卑陋乃尔,岂所以尊严圣师、推广教育之地耶』?
会群士素日病此,闻之莫不欣跃,因造庭而言曰:『殿学久摧,诸生无肄业之所,咸□改作,惟公图之』。
公曰:『此吾意也』。
即以其事白州君,州君报可。
于是会诸生而谋之,莫不踊跃从命,遂易地而迁焉。
匠氏献技,板筑赴工,役才逾时,事已就绪。
圣殿中起,黉堂地辟,书阁翚飞,斋室鳞比,轮焉奂焉,非畴昔之比也。
初议塑像,俄有一巨木乘涨流止庙堧外,孙公乃命工裁之,成方、田二公之像以祀。
众咸异之,且水戾而迂,流楚之所弗及,而巨木来止,若有导者,谓非神之为,岂偶然耶?
宰君之令,群士之力,悉出于公议,以成新功而崇教化,明有以耸乎人,幽有以感乎神,其默相之也则宜。
既而府帅某公嘉孙公之能,喜庙学之成,亲笔殿学二额以为赐。
然则兹学之作可无述乎?
欲求其人,惟利宪大夫为宜。
大夫公常宰吾邑,邑人爱之未忘,得公纪之,庶可以传信。
盍往请焉」?
曼常承邑之乏,殆三十年矣。
今孙君有嘉政,秕迹固已磨灭,尚何足道?
且荒朽之馀,曷足以纪述?
敢辞。
孙君请之固。
然曼虽去久,而兹邑地胜俗雅,未尝不思之。
今尤兴儒,悉力营学,以成宰君之美,是又可尚。
而毛君尝从吾游,固已有声于场屋矣。
逮及庙成,而始登科,又可喜也。
于是乎书。
孙君名诏字君升
毛君名景阳字升之
按:嘉靖洪雅县志》卷五,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龙图阁学士左通奉大夫致仕赠少师忠简张公阐神道碑绍熙五年1194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八、《平园续稿》卷二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绍兴元年二月丙戌,诏以多难未弭,人才为急,其复秘书省,置官属
当是时,高宗方马上治天下,乃肇复文馆,收召名胜,储以待用,君子是以知中兴之必可冀也。
范丞相宗尹实当国,而秦丞相初拜参知政事
逮十年春,秦虽专国政,然以与闻初议,犹未敢尽非其人。
永嘉张忠简公以端醇修洁,用给事中林待聘荐召对,召试入省。
凡五年,同僚或自台察骤用,或由著作为左右史,其下亦不失尚书郎,而相国兄梓、子熺又相继为之长,他人附丽不暇,公独介然其间。
秦知公久次,喜论事,一日微讽公,谓当入台。
公迎拒之,坐是报罢,闲废十有五年,了无愠色。
秦薨,公亦不求知于人。
二十九年,始以御史台荐为检法官,班序更出正字下,恂恂百僚底,人为公太息。
会对便殿,论事鲠挺,擢吏部员外郎
寿皇初开建王府,高选讲读官,朝论举属公,遂改礼部郎中赞读,而直讲史丞相浩也。
三十二年六月己巳,王为皇太子,升少宗正右谕德
俄内禅,摄贰冬卿
未几直讲大用,公雍容从臣之末,泊如也。
隆兴初元,落权守,岁中进长本部。
上方锐意恢复,而在廷议论不一,公每陈正心诚意、修政事、攘夷狄之说,上亦虚怀听纳,每事咨访,使公少卑之,执政可立致。
江淮都督府结局,和议已成,公坚求去,上不能夺。
自壮至老,大节盖如此,可谓始终全德矣。
公讳字大猷温州永嘉县人
曾祖恭,祖积,父赠中奉大夫忱,皆积善乐施。
公幼梦人大书「阐」字曰:「以是名尔」。
中奉异之,力勉公学。
未冠,由舍选贡京师,中宣和六年进士第,调严州兵曹掾,兼治右狱
州将欲戮土豪,付公鞫之。
公谓罪不至死,卒请如律,人嘉其有守。
建炎登极,循修职郎
丁父忧
绍兴改元免丧,以从政郎处州州学教授
参政公回江西,辟置幕中
四年,参政席公益湖南,又辟公干办公事
洞庭群盗炽张,公画策造战船、训水军,贼势以衰。
诸司交荐,改秩吏部,引岁月失通理沮之。
公求监南岳庙以归,连教授鄂州台州
既赐对,首言金人归我关中,愿固守以蔽巴蜀,图中原。
次论监司郡守举官之弊,又乞严禁遏籴,济江浙水患,皆契上意。
命试学士院,遂除秘书省正字
轮对论三事:其一「请广人才,任将相,练士卒,则徽宗梓宫可还,母后渊圣可归,毋专屈己和戎,使权不在我」。
二曰:「臣比自温历处、婺,浃旬再值雨雹,麦秀者偃,萌者落,盍恐惧修省以召和气」。
其三论官冗,曰:「兵火后县不满千户,设官乃十馀人,州不满万户,而官至百馀人,场务及兵官率十员,无学校而设教官,无军士而置将领驻泊钤辖之属及员外置者不在焉。
光武并省四百馀县,吏员十置其一。
唐宪宗李吉甫言,省冗员八百、吏千四百。
汉、唐中兴,宜以为法」。
上奖谕曰:「非卿不闻此」。
在职满岁,改左宣教郎
十二年,迁校书郎,兼王府教授
公自以储才之地无力可陈,惟国家大利害可因事纳忠。
时诸大将恃功邀爵赏,有过则姑息,又兵布于外而禁卫单寡,公上疏极论之。
厥后稍进退诸将,召诸道兵补三衙阙额,往往符公言。
明年,以秘书郎国史院检讨官,请通好高丽西夏,诇北虏之势,明诏大臣,广求人才。
上皆嘉纳。
明年,驾幸秘书新省,例迁一官,自是免去。
踰年,主管台州崇道观
秩满,添差通判泉州
代还,改衢州,未上省罢。
二十五年冬,上躬览万机,起提举两浙路市舶
居二年乃为台属,升郎闱,入王府,稍向于用。
三十一年四月,御批雨伤蚕麦,盗贼间发,令侍从台谏条具消弭之术。
公适轮对,谓:「讲和以来,竭民力奉骄虏,人不堪命。
强遣中原归正人,怨恨日深。
监司郡守不按法贪赃,州县被害。
放积欠有名无实,二税先期追扰,商贾苦于重征。
能革数弊,灾异消,盗贼弭矣」。
又言:「完颜亮积粟聚兵,意在南寇,乞守要害,防海道,巴蜀淮襄不可无良将,督视不可无大帅」。
上曰:「卿言深中时病,惟遣归正人,誓书所载,卿未知尔」。
已而,亮果遣使持嫚书来,朝廷始为战守备,略如公策。
八月,迁将作监
是冬,虏骑临江,公因转对,请增沿江戍兵,大修诸郡之备,济师京西淮东,牵制虏军。
明年夏,进宗正少卿
寿皇登极,擢权工部侍郎,兼侍讲,赐服金紫,以随龙恩迁七官,遂转左通议大夫
入谢言:「将以败为捷,冒受爵秩。
诸州厢禁军因覃霈鼓噪希厚赏,不可不正其罪」。
上为次第施行。
虏亮死,新主复求和,朝廷议再遣使,诏略曰:「敌人索旧礼,从之则不忍屈,不从边患未已。
纳中原归正之人,东南力不能给,否则绝向化之心。
宰执侍从台谏,其详议以闻」。
公言选将练兵,名分可正,江淮授田,遗民可招,亹亹数百言。
是冬,给札侍从台谏条具时务。
公上十事:一曰强国势,二曰革茍且,三曰重台谏,四曰明赏罚,五曰信号令,六曰抑奔竞,七曰严军政,八曰戢贪吏,九曰节财用,十曰禁科歛。
当是时,应诏数十人,惟公与国子司业王十朋指陈实事,斥言权倖,无所回隐。
明日,上召两人对内殿,大加称赏,赐酒馔,面授御书各一轴。
隆兴元年正月,徵拜工部侍郎
公奏:「臣去冬守禦两淮,陛下谓立春行之,夏秋毕备,今其时矣」。
面陈三策:移都督府于维扬,增修淮上城郭,优恤山水寨民兵及死事之家以劝来者。
上曰:「今江淮事尽付张浚,朕倚之为长城」。
督府请受萧琦等降,上召问公,公疾不能入,奏请受其降。
俄报王师收灵壁虹县,公虑大将李显忠、邵宏渊深入无援,奏乞益兵殿后。
已而王师果失利,众论归罪于战。
公奏:「陛下出师受降是也,诸将违节度且无援而败,当矫前失,安可遽沮锐气」?
上命御前器甲付诸军,亲札劳张公,军声复振。
时数易台谏,公力言之。
太白昼见,诏近臣条阙政。
公谓:「比年灾异数见。
去秋七月,温、台飓风坏庐舍以万计,二浙飞蝗蔽野。
今岁夏秋雨淫水溢,米值翔涌,太阳薄蚀,星纬复尔,当思应以实不以文。
乃者言路轻易,出令不谨,君子未进,小人未退,给札条弊政而无所更革,臧否监司守臣而无所升黜。
文具如此,致变固宜。
至如近则荆襄江淮守禦缺然,远则蜀道连岁出师凋瘵已甚。
陛下方驰骋毬马,日引狼子野心之人周旋禁籞,垂象安得不再三示儆耶」?
疏入,上召公以击毬非朕所好,边陲未靖,朕欲便习鞍马耳。
公因言:「真宗、仁宗增置谏员,今才一二人,非所以广聪明」。
上曰:「台谏好名,如某人但欲得直声而去」。
公曰:「唐德宗疑姜公辅为卖直,陆贽切谏,愿陛下深以为鉴」。
上再三嘉奖。
虏复求成,上与公议。
公曰:「彼欲和,畏我耶?
爱我耶?
直款我耳」!
力陈六害不可许。
上曰:「朕意亦然,姑随宜应之」。
上又记公卖直之语,谓:「胡铨亦及此,朕非拒谏者,辨是非耳」。
公曰:「圣度当如天,奈何与臣下争名」?
上忻然曰:「卿言是也」。
顷之,除权工部尚书,兼侍读
十一月宰执奏:「今秋金国副元帅纥石列志宁以书论通好,朝廷遣使臣仲贤报之。
所论三大事,正国书、岁币如数,皆定不疑,惟唐、邓、海、泗未决,将遣王之望、龙大渊通问,而众言纷纷不已。
乞以当和与否、遣使与否、礼数后先、疆土取与,大询侍从台谏,择其善者从之」。
诏于后省限一日集议。
于是吏部尚书凌景夏户部尚书韩仲通权吏部侍郎余时言、刑部侍郎路彬同一议,礼部侍郎黄中、兵部侍郎金安节同一议,侍御史周操、右正言陈良翰为一议,给事中钱周材、起居舍人马骐为一议,起居郎胡铨、监察御史尹穑、阎安各自言之,其说人人不同。
公独谓:「不与四川乃可通和,议论先定乃可遣使。
今彼为客,我为主。
我以仁义抚天下,彼以残酷虐吾民。
观虏势已衰,何必先示以弱」?
朝论韪之。
初,上用真宗故事,命经筵官二员递宿学士院,朝夕宣召,商搉古今,咨访政事。
公入对尤数,知无不言。
屡引病丐闲,上曰:「朕所以知外事皆赖尚书,相从久,忍言去耶」?
二年四月,公请力。
上不得已,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陛辞,上问所欲言,公奏:「许和则忘祖宗之雠,弃四郡失中原之心,遣归正人伤忠义之气。
惟陛下毋忘老臣平昔之言」。
其指时事尤谆切。
上曰:「卿姑暂还乡,秋凉复召卿矣」。
加赐金犀带,特许佩鱼。
公既退,赋诗云:「八请犯天颜,今朝出汉关。
浑如倦飞鸟,日暮傍巢还」。
到家踰月而病,以龙图阁学士左通政大夫致仕,七月二十六日薨。
讣闻,特赠端明殿学士,恩数视签书枢密院,赙银绢二百匹两。
享年七十有四。
乾道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葬本县建牙乡瞿溪之原奉公墓侧。
初,公素乐其山水,将归老焉,葬从公志也。
淳熙十年,特赐谥忠简,累赠少师
娶卢氏,先公八年卒,赠越国夫人
四子:伯国学生,早死;
仲梓,朝奉大夫、新知通州
椿朝散大夫江西转运判官
季樗,朝请郎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一女,嫁奉议郎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卢珉。
孙炳,承议郎、新权通判平江府
烨,宣义郎、充两浙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爚,通仕郎
燧,承奉郎、新监建康府户部大军库门;
熺,文林郎、新福州罗源县主簿,馀未命名。
孙女二人,迪功郎新监行在省仓中界吴瑾、从事郎新临江军判官其婿也。
曾孙垓,修职郎福州长溪主簿,次尚幼。
公庄重出于天性,诚信济以学力。
在王邸读《资治通鉴》,至修身治国必反复诵说,寿皇每嘉纳之,暇日赐札和诗,恩意绸缪。
人谓公必辅初政,而公归志浩然,善类迄今以为恨。
平生行事悉笔于册,五十馀年不少废。
文体粹然,诗尤清远,乡人子弟多求公纪其父兄行实。
诸子类成文集若干卷、《藩邸圣德事迹》十卷、《经筵讲议故事》若干篇、奏议若干卷,并藏于家。
公之为台法也,某与馆职,间遇公朝士之家,公径趋下坐,客颇不安。
予谓公郎秘书越二十年,乃馆中先进,当序齿如例,众以为允。
公初贰冬官,某忝起居郎,追班从驾,密踵公武,情好孚洽。
今转运君以书来谂云:「先君道同志合惟王公十朋、胡忠简公
王公尝为行状,许志墓而不果,胡公亦下世,成遗志者惟执事耳」。
某不敢辞,乃为铭曰:
煌煌精金,百炼不变。
矫矫劲,岁寒乃见。
有美张公,积善自躬。
正直靖共,一其初终。
绍兴盛际,公在馆阁
尊厥德性,耻要人爵。
龙跃于渊,翼之天飞。
政路砥如,公背而驰。
上知公诚,士服公识。
信道而行,何徇何激?
官非不崇,寿非不隆。
用有未尽,人思无穷。
三溪钓徒,公昔自谓。
乐哉斯丘,尚惬公志。
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764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陆氏橘 衣锦归 绣衣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
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
仍怀陆氏,归献老亲尝。
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中唐 · 卢纶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引用典故:陆与潘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
宝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贡文齐受宠,献礼(一作醴)两承欢。
鞍马并汾地,争迎
家训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戒子通录》卷五
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入之言为主。
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
只如俗说,便晓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
乌生同刘子宪 元末明初 · 刘炳
慈乌知返哺,羔羊乃跪乳。
嗟嗟世人何其愚,不爱父与母。
飞为禽,走为兽,犹知生所自。
衣人衣,食人食,不若禽兽为。
孟宗泣竹冬笋生,王祥求鲤坚冰穿。
黄香扇枕席,陆绩怀还。
郭巨埋子天乃赐之金与宝,子路负米遥遥百里不敢难。
拳拳奉颜色,惟恐母不欢。
陶母能剪发,孟母犹三迁。
拳拳教子心,惟恐子不贤。
嗟予何敢望古人,顿蹋心肝摧。
生不获尽养,死不获尽哀。
海可竭,山可夷,终天之痛不可回。
誓当庐墓复衔土,庶几予心千古万万古。
按:(杨维桢评曰)纯孝可念